400-055-8255或0793-7935757
“旅游行业复苏是需求释放和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提升供给质量来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行业恢复。”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胡麒牧说。 胡麒牧认为,目前,国内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估值已开始修复。随着各类旅游景点营收回暖、居民旅游需求增长和政策效果的释放,利好因素也反映到资本市场,带动文旅产业的投融资。 与此同时,各地文旅相关项目招商、文旅企业的项目投资也开始活跃起来。 2023年3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文旅康养项目云招商推介活动,推出文旅康养、文化消费、乡村振兴、重点景区提质升级、景区旅游资源盘活等5大类招商项目共71个,总投资额约800亿元。 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出2023年计划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额28亿元,重点围绕深挖新疆特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数字文化、演艺文化、旅游文化等特色产品,重点打造冰雪旅游、低空旅游、境外游等精品线路。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更需要符合市场新需求的精准旅游投资。 “
未来各级政府和旅游投资商都需要进一步转变过去简单的‘大招商’和‘招大商’,眼睛只盯着旅游大项目的发展思维,回到以效益为中心,在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的基础上,科学健康地推动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曾博伟说,这需要地方政府层面建立能真正反映旅游产业供给现状和引导旅游科学投资的统计指标体系,更加真实地反映旅游投资的现状,为旅游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参考;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不以项目大小为评判标准的旅游投资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市场需求、有创意的中小旅游投资项目落地。 “加强预期管控,释放消费潜力,持续扩大国内旅游市场规模。”
戴斌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节假日为节点,以避暑、冰雪、研学、红色、乡村旅游为支撑,持续释放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潜力,抓住七八月份避暑旅游和研学旅游时间窗口期,争取国内旅游市场尽快全面恢复。